沙县小吃的运营模式:小吃做成大产业沙县小吃已经形成产业规模小吃从业者越来越多,沙县小吃产业发展项目在中央、省、市领导的关心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发展迅速,据统计截至目前已有13000多户近5万人外出经营沙县小吃约占沙县农村总人口的29%,农村劳动力的55%,带动周边城乡近万人从事沙县小吃,农民每年小吃收入近5亿元。
福建沙县小吃培训:“沙县小吃”已成为沙县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城乡劳动力转移、解决农民和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渠道,同时沙县小吃丰富和繁荣了全国各地的餐饮市场,给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带来了方便,其次发展区域不断扩大,目前“沙县小吃”已遍布全国十多个省市包括省内的福州、厦门、泉州,省外的广州、深圳、汕头、珠海、上海、南京、杭州、海南、长沙、武汉等城市,沙县小吃已扩展到江苏、广西、江西、云南、北京等省市,深受各地消费者的好评。
(福建沙县小吃培训1-1)
沙县小吃正在走向标准化,随着沙县小吃对外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经营主体中也出现了经营不规范、标准不统一、品牌无序、竞争无序等问题,为了尽快实现小吃老板从普通农民向现代餐饮管理者的转变,同时提高沙县小吃的档次和知名度沙县从从业人员素质入手,加强培训,沙县职业中专学校成立了沙县小吃培训中心和沙县小吃烹饪学校,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待业青年、下岗职工和职校学生依次进行小吃培训,沙县小吃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经常到乡镇巡回举办'沙县小吃'业务和技术培训班,旨在为外出制作小吃的农村人提供技术培训。
目前,沙县重点加强规范化培训,小吃培训服务中心从职业道德、规范标准、市场信息、经营理念、卫生常识、卫生管理、维权知识等方面对经营户进行规范化、集约化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2004年,沙县小吃店核准使用“沙县小吃”注册商标,今年开始实施沙县小吃管理标准化,培育沙县小吃标准示范店。
对经营沙县小吃的人员素质、小吃店标准、小吃品种质量标准、管理服务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并积极引导经营户按照沙县小吃管理规范要求进行整改,推动一批有一定基础的小吃店率先实现规范化管理对未办理沙县小吃注册商标申请手续,不按经营规范和标准经营的小吃店,要进行彻底清理责令停业,取消商标使用权,在沙县小吃较多的城市,依托当地烹饪协会,逐步成立外部行业管理组织,建立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机制。
目前上海、厦门、杭州等地都成立了沙县小吃行业管理机构沙县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实现沙县小吃的规范化管理,沙县小吃形成一个大品牌,为了带领小吃老板把自己的品牌做亮1998年,沙县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了‘沙县小吃’服务商标,2002年该商标被三明市认定为驰名商标,2005年被认定为福建省著名商标。
相关推荐: